在拥抱变化中生成教育智慧
什么是教育家精神?此前,教育界有很多人作出了自己的解读。
曾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的陶西平先生在《有一种精神叫教育家精神》一文中将教育家精神归纳为三点:一是有定力,二是能创造,三是肯担当。
也有学者认为,教育家精神指教育家在从事教育研究、追求教育理想、践行教育理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教育的态度情感、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。
对我们而言,教育家精神是一种对于教育的热爱、坚守、责任和担当,它是在多年的教育土壤中生成的实践经验,在应对时代变化的教育困局中生成的教育智慧。从实践的角度,我们想围绕关键词“变化”来谈谈教育家精神。在时代的潮流中,教育家精神是如何探索和生成的?
首先,拥抱变化,立足于“一”。
《论语·里仁篇》谈到“吾道一以贯之”,“一”或许可以理解为一个核心、纲领或根本原则。习近平总书记将教育家精神凝练为六大特质,其中之一为“胸怀天下、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”。我们认为,“以文化人”是办学的一个立足点。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,《学记》中提到“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乎”,什么样的教育能够对人的未来产生积极影响?这是每个学校负责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。我们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,确立了“养心育人,以合致和”的和雅教育思想。中星小学以“多元、自主、优质”为办学追求,努力“让优质教育惠泽每一位中星学子”,把“和于心,雅于行”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。我们对学生提出了作为“和雅星光少年”的“六个一点”,即笑容美一点、嘴巴甜一点、行为雅一点、学习勤一点、眼睛亮一点、身体壮一点。每天进步一点点,逐步养成雅的行为、雅的形象。从大家的反馈中,我们了解到孩子行为的点滴变化,从他们的快乐成长中验证了我们的教育理念。
其次,拥抱变化,从“心”出发守中正。
一是心理学中的“心”。社会在发展,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在变化,心理健康问题如今尤为突出,需要更走心的引领。学校本着“欲予学生健康的心理,为师者必先心理健康”的信念,引导全体教师从“发展健康心理,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”的高度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;在各类教育改革中努力增强班主任素质教育观念,勠力提升心理教育意识和心理辅导能力;给教师提供平台,培训、锻炼、培养教师从一线讲师变为“专师”,再成长为名师;积极开展心理专题教育活动,在个别教育中,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,教师要尊重、信任和理解学生,在团体辅导中,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倾诉,平等讨论问题。
二是道德哲学中的“心”。《中庸》谈到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”,人的喜怒哀乐与心灵是联系在一起的,无论生活遇到什么困难,情绪表露合宜,行为处事符合规则,这就符合道德的要求了,正如《传习录注疏》提到的“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”。我们将“养心”归纳为学生的信心、恒心、开心和慧心,教师的爱心、耐心和责任心,家长社区的同心、诚心。我们希望大家能做到“与己和,心平气和;与人和,和气致祥”。由此,从养心到育德,体现在教师—教师、教师—学生、教师—家长、学生—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,体现在家校社合作整合、学生和谐发展过程中。
最后,拥抱变化,在变化中生成实践智慧。
陶行知先生曾总结过第一流教育家所具有的特质,他说:“在教育界,有胆量创造的人,即是创造的教育家;有胆量开辟的人,即是开辟的教育家,都是第一流的人物。”可见,勇敢、创造是第一流教育家应该具有的精神特质。
当下,面对一线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痛点,我们不仅需要有勇气去改变,而且需要用智慧去改变。为了突破学科壁垒,打开新时代的课程界域,基于课程融合的理念,中星小学提出了C-STAP课程集群体系。这是学校多年来自主探索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,旨在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。在C-STAP课程集群体系中,学校文化是课程创生的基础,在此基础上形成四大课程集群育人体系,即科学创新课程集群(Science)、数字技术课程集群(Technology)、人文艺术课程集群(Art)、心理健康课程集群(Psychology)。
在中星小学,C-STAP课程集群体系的实践活动有很多。比如,利用暑假开展全校假期PBL(项目式学习)活动,它是课程融合理念的落实。首先,各年级发布项目内容,学生选择主题并组成研究小组,合理分工,确定研究问题的方法,同时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实践,做好记录,最后提炼成果,参与班级—年级—全校三级海选活动。通过一段时间对真实、复杂问题的探究,学生获得了知识和技能。各项目组宣讲项目研究学习过程中的所做、所思、所获,也生动诠释了“让每一颗星星都闪光”的理念。
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,我们需要拥抱变化,在探索中不断创新,在实践中凝练智慧,从而践行对教育的热爱、坚守、责任和担当。
(作者单位分别系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、广州大学教育学院)
《中国教师报》2023年12月06日第11版
作者:林伟贞 陶燕琴
- 上一篇: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多主体职业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2023/12/8
- 下一篇:中国教育部印发通知:师生不带病上课上学 2023/12/6